沈思源 源点思想库2022-03-31 06:40
与洛克菲洛家族的Collin用完午餐后,我们一起去了黄月先生那里。Collin告诉我,勒克菲勒家族的艺术博物馆收藏了黄月先生的几十幅油画作品。
走进黄月的工作室,如同走进一个小而精致的艺术宫殿。目光不由自主地被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花鸟油画所吸引。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的心里突然就跳脱出这两句偈子来,如同画面里那只精灵般的小鸟轻盈地跳入我的眼帘。
一幅幅华美的画面,营造出一个繁华又静谧的世界。黄月以自己的作品向世界说明,生命本身之美好。并践行着他自己对艺术与美的深刻理解。
完美的艺术表达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升华人的情感,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素养。使人身心愉悦,感受到生活之美妙,生命之美好。也有些人认为,黄月的画过于绚烂。但生命难道不应该绚烂而应该是晦涩的吗?不应该是美好而应该是黯淡的吗?
虽然黄月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他为什么大量采用那么绚烂多彩的颜色,以至于他的诸多油画作品让人联想到色彩斑斓如女性的梦幻世界。又如同一个个活色生香的女子,偏偏选择了在纷繁的尘世中静默地修行,出淤泥而不染,更惹得人分外的爱怜。
我想,这也正是黄月之所以喜爱在作品中描绘荷花的原因所在吧。他说:“我喜欢荷花,或许是荷花承载着太多的美丽和精神的依托。花在天上盛开,云在水中游动,翠鸟飞起落下,将最亮丽的水珠送给最纯洁的白莲。水天一色的世界里,心突然变得敞亮了。”
无疑,这是一个对自己和对世界有着更高要求的艺术家。他不像很多艺术家那样不修边幅,他看起来甚至一丝不苟,整齐的大背头,金丝边的眼镜,洁白的T恤,笔挺的西裤,铮亮的皮鞋,这一切无不说明,这是一个极为严谨的男人。在感性之外,有着超常理性的另一面。如果只在路途中擦肩而过,如果你并不熟识和了解他,你很难相信,眼前的他是一位大艺术家。光从外表上来看,他更像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企业家,或者说教育家。为什么?因为他看起来过于的儒雅、正统,甚至精明。
他说,最高的和谐,就是“看起来不和谐,实际上最和谐”。如同《易经》中的乾坤两卦。看事物的最高境界,是“看起来像它的对立面”。在他的身上,的确表现得如此。外表形象如此,连语言表达也如此。总是在同一句话里充满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矛盾与和谐。譬如他说:“在幽远深邃的宁静中随心构建,有一种不被尘境所惑的洒脱,那种空灵般的美感让我沉醉。一个人能不能在磕磕碰碰几十年过去之后,依然有着‘仰天大笑出门去,快马著鞭向长安’的性情。一个人只有信念坚定,才会始终如一,百折不挠”。这句同时包含了坚忍不拔与狂放不羁的看起来并不和谐的话,读起来却是如此曼妙。正是这看起来的不和谐,让他拥有了与当下大多数艺术家们截然不同的命运。因为那些成功的金融家以及名门望族,从心底里更愿意与他们相似的人交往。联想到诸多艺术家都无力经营自己,而同样身为艺术家的黄月却将自己的生活过得如同贵族一般,这大概就是他在艺术之外的另一种天赋吧,也是人生的智慧吧。
他说:“并不是我势利,而是相比很多平民阶层,贵族们似乎更懂得欣赏艺术作品。相交常人,他们对于收藏各种艺术作品也有着更大的热情。这是一个最懂得将财富投到哪儿才有最高回报率的阶层。他们对于精神的追求也有着更高的标准。另外,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我能运用我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达我对当下人与社会的内心感受的方式,表现人的内在的精神和气质,那种瞬间的精神状态。同时我还想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我对现实中人的精神关怀,这种关怀不是对人的丑恶和灰暗的再现,我不认为绘画艺术只有表现人的丑恶、暴力才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尊严、权力以及价值的观注。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多变、不安和浮躁的世界,人的内心因为各种原因而焦躁。这就产生了一个时代的话题:什么是人类内心真正渴望的呢?在钢铁与水泥以及网络构成的世界里,我们并没有丧失对自然与美的感受能力,我们的爱依然存在。宁静与安闲,健康和生存环境的和谐与自在,或许才是人的内心真正渴望的。”
黑格尔说:美是人类最早的老师,美的教育具有解放思想的品质。没有审美的过程,谈不上美术的功能。因此美术的审美功能是它最主要的功能。作为绘画艺术家,黄月更关注人对未来的乐观和积极的精神,绘画艺术具有的独特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是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通过对美和艺术的鉴赏,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使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以净化,品格得以完善,从而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艺术并不能改变世界,但艺术可以带给人精神的慰籍和内心美好的感受。我想,这大概正是很多贵族阶层喜欢收藏各种艺术作品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吧。
融贯东西
黄月说:”我始终坚信,一个人不论站在什么地方看世界,这个世界都不是自己的,而只有站在自己的心上看世界,这个世界才是自己的。“
1996年,三十六岁的黄月到美国留学,一个全然陌生的具有全新视觉感的世界让他的内心无比震撼,整个人被卷入进一种与他以往的人生观和思想观完全不同的、颠覆性的人生感受中。他坐在哈德逊河边,感受着东西方两种文化激烈的冲撞,与此同时,一种从未有过的绘画灵感突然从他的内心深处迸发出来。他瞬间感觉自己的生命变得鲜活了,自己的世界变得明亮了。而不再像过往那样,总是沉静在一片不可言喻的灰涩之中。
从那以后,他的作品风格变得与以往迥然不同。他开始在绘画中采用大量明快的色彩,以及大胆的线条勾画。他终于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绘画语言和绘画风格。他将中国写意画的泼墨挥毫、纵横驰骋,与西方油画以色彩之艳丽及其层次之丰厚,完美地融合到一起,以至于令人不敢相信,那飘飘渺渺的烟云,真的就是油彩画成的吗?黄月花鸟油画的妙处正在于此,以最缥缈、最真实的东西方艺术的融合,冲击人的视觉,挑战人的想象,触动人的魂灵。
纵观世界画坛,有画油画的,画水彩的,画水墨的,却很少有人可以将几种手法巧妙地融合于同一幅画中,让油画的色彩像泼墨挥毫的中国水墨那样,在布面上随意流淌,自由跳跃,这种不可思议的创造,使得他的作品有时呈现出万千妖娆,有时又显得无比的意境深远。如同一个个矛盾体,但最终都在他的画面中获得了某种和谐与统一。在他的很多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写意画与西方油画的神奇结合,丝丝烟云若隐若现,千年睡佛在平面画布上呈现出3D的效果,如同莫高窟中的大型雕塑,给人以不可思议的遐想与视觉冲击力。这样的绘画艺术形式,不仅仅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更需要非同寻常的魄力与胆量,以及把控笔力与色彩的非凡能力。
浑然天成
黄月的花鸟油画主体内容由荷花、荷叶、莲蓬、翠鸟、山石、云水、佛像等构成。作品中最多见的表现方法是颜色的恣意流淌。黄月认为,色彩的流淌不仅代表了一种情绪的宣泄,还能从中得到色彩的启示与灵感,在随意和控制中得到预想之外的画面效果。以此之故,他的很多创作都是当下的,并没有事先精确的安排构思,而是看着颜色在画布上流淌,看着整个画面的感觉在不断变化,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更需要他百分之百的专注,需要他能快速作出准确的反应来掌控全局,从而让画面一步步接近心中理想的状态。来自画家内心的色彩感觉在随后被一笔笔填充到画布上。这种独特的创作过程,使得每一幅画面皆浑然天成,且无法复制。
触动黄月创作激情的,有时是一首音乐,有时是一柱沉香,有时是一声小鸟的鸣叫,有时甚至也可能是一片落花。如同《心闲就是仙》那幅颇具禅意的作品,灵感就来源于一个让人懒洋洋的中午。那天,他斜躺在落地窗边,闻见一阵阵幽幽的槐花香味。粉红色的槐花,一串串的挂满了枝头,令黄月忍不住想起了小时候。粉红色的槐花在他身下浮动着,他感觉自己飘了起来。于是,就有了随后的《心闲就是仙》。他的每一种心境都能借由画笔和色彩浑然天成地表达出来。
画中修行
说到黄月,大家印象中最深的可能是黄月的花鸟绘画。但事实上,黄月在修行上亦有他的独到见解。当他在创作中,他不是简单的为花鸟而画花鸟,花鸟在他的笔下,其实如同当年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一般,当时大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迦叶尊者的微笑,一是说明他对禅理具有透彻的理解,二来说明他与世尊之间彼此心意相通、心心相印,心神领会。当我站在黄月先生的作品前,我不由得想到当年在灵山”拈花一笑“的这个场景,我真切感受到,黄月作品中呈现的每一幅画面都是一个灵山场景,而能不能与之相应,以心印心,这就要看观者的修为了。
黄月的花鸟画中,看似只是包含了花与鸟的元素,但实则包罗万象,甚至是三千大千世界都深藏其中。自古以来,我们看到的艺术作品中的山水花鸟,都根植于大地之上,但是黄月的山水花鸟皆发乎云端,如同一个个腾云驾雾于虚空的精灵,每一朵花、每一只鸟、乃至每一座山、每一滴水,都有着无量的思想,它们虽然沉默于画上,但是如果我们懂得聆听,将会听到它们借用绘画这样一种无声的语言,表达着对宇宙和生命的理解。细细品味黄月的画,一定能发现,他画得不是世间普通之山水花鸟,他画中的每一个景物,都具有多重身份和象征意义。譬如那一只只的鸟,代表着世间无数向往自由、渴望悟道的生灵。
黄月的很多油画作品都表达了“万物与我合一”空境之感。他说:”浮云是看的见而得不到的东西。一个人若能脱离一切烦恼得到彻底的觉悟,对一切事物现象都能认识和把握,就不会在意世间万象,就能达到最自由、最幸福、最安乐、永无苦痛的至高境界。“
也许正是在绘画中多半处于万物与我合一的状态,黄月的创作数量才如此惊人。且他创作的每一幅作品要么厚重,要么灵动,绝无敷衍之举。若无修行,是创作不出数量如此之多品质如此之好的艺术作品的。很多作品,若非在禅定之中,恐怕难以呈现。所以在我看来,如其说黄月先生是中国花鸟油画中的大师,不如说他是在画中修行,定中绘画,借画禅定。也因此,看黄月的画作,仿佛已脱离了这个地面,到达了另一个更高的空间。
花开见佛
黄月的作品,每一个时期会有一个系列,从花鸟,到山水花鸟,到花开见佛。这看起来是绘画主题的变化,但其实是创作者本身在这个过程中的不断升华。每天在禅思和禅定中的绘画创作,画中修行,终于引来了生命中的花开见佛。
花开见佛悟无生,这是专注于艺术创作给他带来的最好回报。我们看到,黄月画中的花,多是莲花。莲花在佛教中被称为最圣洁的花,并且莲花本身是有种子有果实的,这象征着因果。花开象征着因果成熟;而见佛意味着在极乐世界见到十方诸佛;悟无生,是证悟到无生法忍、不生不灭之境界,也就是成佛了。
因此,在艺术创作中修行,这无疑是八万四千法门中的其中一种。我自己就深有体会。当我写作时,我常常处于一种禅定的状态,有时一入坐,就半天过去了,而文字已经洋洋洒洒地写了上万。这种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作品与头脑苦思冥想的创作是不一样的。读禅定状态下创作的文章往往畅快淋漓,而且文字十分的流畅、温暖、平和,让读者的心能够很快地进入到一种安静的状态,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莫名的欢喜,以及被点化的清醒。
同理,观看在禅定状态下的绘画,我们可以看到画面行云流水,毫无顿涩之笔。黄月之所以能将西洋的油画画得如同中国的水墨,丝丝云烟,缥缈轻盈,袅袅于虚空,这是西方写实派的油画家们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可是黄月做到了。如同中国功夫,不见刀光剑影,却能力拔山河。而黄月虽然用得是油彩,在油布上作画,但是由于他自己本身的修行,当他的画笔游走于布面时,如同中国功夫中的飞檐走壁、蜻蜓点水,轻功之了得,令淼淼虚空跃然布面之上,在于他能凝神静气,与画面本身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
黄月说:“画画的时候,我活在自己的感觉中,每一笔,每一块色彩,或小心翼翼,或疯狂随意……我就这样画着,画自己心中的感觉,可能几个小时,也可能十几个小时,与自己对话,与世隔绝,直到不得不停下来,人还在感觉中沉醉,眼睛却花了,眼前一片模糊。”
当我听到这里,我想象着他放下画笔的那一瞬间,整个人虚脱般地瘫坐在椅子上,如同置身于一个色彩斑驳的梦境之中,他已经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凤凰涅槃。何为现实,何为梦想?也许追求梦想的极致就是在现实中无视现实的存在,执着地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爬起,一次又一次,不断重复地将梦想的色彩涂抹在那一块小小的画布之上,直到现实的聚光灯打在那幅沉淀多日的画面上,直到他自己本身成为舞台的中央,直到世界的目光聚集在他的身上……
黄 月
(斯蒂芬.C.洛克菲勒与黄月先生)
中国著名艺术家。1960年出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2000年创立全新油画体裁:黄月花鸟油画,2014年创立全新视感的彩墨花鸟画。
2017年意大利共和国总统授予黄月先生“意大利共和国骑士”勋位。2012年出任(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分别荣获意大利政府、美国国会众议院、美国洛杉矶郡、纽约市政厅颁发的荣誉证书和艺术成就奖。2014年洛克菲勒家族近百年来第一次为亚洲艺术家举办个人画展(黄月个人画展),洛克菲勒4代家族成员参加。
黄月的绘画作品先后被中国国家画院、钓鱼台国宾馆、全国政协、中南海、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人民大会堂、北京京西宾馆、联合国、意大利政府、爱尔兰政府、爱尔兰国家银行、罗斯柴尔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等多个重要场所和著名家族收藏。作品先后荣获2012英国伦敦奥林匹克艺术大展金奖,和2014年日本国·东京都美术馆第20届国际美术大展金奖。出版的画册先后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2017年黄月花鸟绘画先后被全世界26国世界元首收藏。
沈思源
中国当代作家,艺术评论家,纪录片出品人,东西方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源点思想库创始人。
她擅长透过文字洞悉人性,通过写作直抵生命本质。著有《走着走着就遇见了》《水里的圣经》《返思录》《我的爱》《梦醒记》《太阳之子》《灵之医者》《天国归来》《漂魂》《安之书》《孤独之美》等多部文学作品。她的文字朴实无华,在淡定和从容中娓娓道来,却有一种动人心的力量。她一直坚守文以载道,将自己的思考和写作专注于探求宇宙的实相、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源点思想库。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王振渊——乘物游心 光而不耀源点思想库不喜欢不看的原因确定
- 内容质量低
- 不看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