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头号冤大头,养一帮亚非拉小弟》【SUP NEWS】中美新闻社转发
《以史为鉴:头号冤大头,养一帮亚非拉小弟》【SUP NEWS】中美新闻社转发

喜欢就关注 ☞ 天涯知音2022-02-15 04:13

图片
图片

二战结束后,苏联为了挑战美国霸权,谋求世界领导者地位,同时为了推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第三世界开展了大规模的援助行动。尤其到苏联后期,进行了超出国力承受范围的对外援助,投入力度之大、范围之广都超过了同时期的美国。
图片

二战结束后至斯大林逝世,苏联即开始对社会主义阵营12个国家大力开展援助。随着苏联国力的增强,战略野心不断膨胀,赫鲁晓夫时代开始向“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第三世界提供援助,到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时,受援国已经达到27个。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进一步加强全球战略攻势,在第三世界广泛培养亲苏势力,到1981年苏联援助国数量达到64个,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重要的第三世界国家。

那么,为了支撑这么大的援助规模,苏联花了多少钱呢?这个数据当时是保密的,政府虽然也正式公布一些数据,但都是被严重压缩的。比如根据1973年苏联政府统计公报,1967年至1972年的对外经济援助每年在1.94亿美元至8.65亿美元不等,这仅仅是实际数据的十分之一左右。

直到苏联解体之前,面临民众“公开化”要求的压力,苏联政府第一次全面公布了对外援助情况:截止到1989年,苏联共向12个社会主义国家和49个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858亿卢布贷款,按照美元汇率约1490亿美元,这个规模大致相当于苏联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总量的8%左右,远远超过美、英、法等国的对外援助规模。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全部债权,到90年代末至2010年前后,俄罗斯单独或通过巴黎俱乐部与受援国达成了债务协议,这些债务国欠债数量分别是:古巴320亿美元、朝鲜110.96亿美元、伊拉克120亿美元、蒙古112亿美元、阿富汗105亿美元、叙利亚98亿美元、越南94亿美元、利比亚46亿美元、阿尔及利亚47亿美元、埃塞俄比亚48亿美元、也门53亿美元、莫桑比克20亿美元、巴基斯坦50亿美元,南斯拉夫43亿美元、坦桑尼亚20亿美元以及赞比亚10亿美元。另外,这仅仅是部分国家的债务情况,绝大多数东欧和拉美国家都没有算进去。

▶含一颗,2秒“爆珠”,5秒解决口臭!胃病、幽门螺杆菌都没了

由于援助规模很大,以至于苏援在很多国家的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甚至成为一些国家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据统计,苏联的援助项目和贷款占据了印度工业产值的17%,叙利亚经济总投资的15.3%,阿富汗工业投资的30%以上,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埃及等国家60%以上的工程是苏联承包援建的。苏联解体后,像朝鲜、越南、古巴等这些长期依赖苏联援助的国家,经济立即陷入巨大困境。六七十年代这些国家都是耀眼的“社会主义明灯”,人民生活普遍比周边发展中国家好,其实这都是苏联人民勒紧裤腰带,大力输血的结果。

有人或以为苏联是高积累、低消费的经济模式,即使是维持这么大的援助,也肯定”不差钱”,其实不然。苏联到70年代中后期经济情况就恶化,开始向西方发达国家借债,苏联解体的时候,已经欠下西方660亿美元的债务,以至于成为90年代俄罗斯的沉重负担,到普京时代才还清。然而一边借外债,一边又大举援助他国,维持“强国形象”,这实在是匪夷所思的“打肿脸充胖子”。那么,苏联巨额援助是否取得了巨额回报?是不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没有能力援助这些亚非拉国家,只有苏联独具慧眼,抓住了第三世界的市场和机遇?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苏联援助的都是最穷国,根本没有偿还债务的能力。苏联援助外交初期,受援国偿债情况就不乐观,1955至1968年,按照计划应该偿还32.67亿美元,实际仅偿还9.09亿美元。进入八十年代,苏联的援助进入还款高峰期,按计划每年能受援国需要偿还40亿卢布左右,但是到账率不足20%。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继承了对这些国家的债权,但是绝大多数国家随着失去了苏联支持,经济财政急剧恶化,更失去偿债能力,最终绝大多数债务都被免除。分别是:古巴288亿美元(减免比例90%,下同)、朝鲜约101亿美元(90%)、伊拉克120亿美元(100%)、利比亚46亿美元(100%)、阿尔及利亚47亿美元(100%)、阿富汗105亿美元(94.5%)、蒙古112亿美元(98%)、埃塞俄比亚48亿美元(97%),越南94亿美元(86%),叙利亚98亿美元(73%),也门53亿美元(80%)、莫桑比克20亿美元(80%)。另外,减免比例不详的还有巴基斯坦50亿美元,南斯拉夫43亿美元,坦桑尼亚20亿美元,赞比亚10亿美元。图片

因此,可以说,苏联对多数国家的投资和援助最后基本都是“打水漂”了,而这些钱都是苏联极力压低国内人民的收入和福利,降低人民生活水平挤出来的真金白银。

再者,苏联援助的多是政治风险极高,或不讲信用的政权。以埃及为例,1970年萨达特总统上台后,苏联认为在非洲开拓影响力的机会来了,立即与其签订《苏埃友好合作条约》,向其提供50亿美元的经济、军事援助,派遣专家顾问达18000多人帮助埃及发展,还为其修建了举世著名的“阿斯旺水坝”。

▶来自德国的“尿酸克星”,每天吃2粒,轻松降尿酸,痛风绕道走!

然而,没过几年,萨达特转而与美国、以色列亲近,苏埃关系急剧恶化, 先是于1976年废除《苏埃友好合作条约》,关闭苏联驻埃及的外交机构,最后,1978年萨达特慷慨激昂地在人民议会正式宣布终止偿还所欠苏联的约40亿美元的债务。一厢情愿想领导和控制其他国家的苏联却漠视教训,三年后,萨达特遇刺、穆巴拉克上台,苏联再次向埃及提供援助。

苏联曾经向利比亚援助46亿美元,卡扎菲政权一直拒绝偿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宣布免除利比亚45亿美元的债务。其实,利比亚石油资源丰富、财力充沛,人均生活水平甚至高于苏联和俄罗斯。图片

苏联为什么会在这种高风险低回报的路子上越走越远,最后深深地陷进去呢?这根源于苏联的外交目的和决策机制。

首先,苏联急于建立世界领导权,过度迷信自己的经济实力和金钱的力量,采取了机会主义的“金元外交”政策;其次,苏联不像美国的对外援助一样,有国际开发署这样的专门机构评估风险,并且要经过国会的审议批准。苏联政府要援助谁和援助多少钱,由少数几个人说了算,这种充满长官意志的决策很难是科学明智的。

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经营亚非殖民地数百年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于是采取了风险较低的有限投资、贸易优惠加人道主义援助的形式。

▶那些消失的废钞,原来都去了这里→“手握钱程”北京冬奥会碎钞冰壶摆件,这个太绝了!

苏联出于政治目的,其经济援助往往是不计成本的,慷慨对第三世界解囊相助。希望用这种沉重的经济代价,换来第三世界领导者的形象。

但是,从长远看,苏联的援助政策是失败的。从最根本的外交目的上来讲,苏联并没有收获所期待的坚定盟友。苏联曾经重点援助过的南斯拉夫、中国、埃及、智利,无一不是最终反目。更多国家跟苏联友好,是冲着钱而来的,尼克松说“如果没有经济和军事援助,莫斯科在第三世界的朋友连一家都支撑不下去”。图片

时至今日,俄罗斯在当年苏联曾经经营过的绝大数地区都没有影响力,苏联的援助并没有像英国、美国那样在经营过的地区留下丰富的“外交遗产”。

从经济回报上看,苏联也是失大于得,它所投资的都是重工业工程,建设周期长、回报慢,多数工程到苏联解体或受援国发生政治动荡后就成为烂尾工程。从援助资金本身效力来讲,苏联的援助也没有根本改观本国落后面貌,虽然为落后国家建设了不少工业项目和提供了不少贷款,但现在依然是最不发达国家,事实证明苏联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亚非拉国家是不适合的。

总之,苏联虽然扩展了全球影响力,但是并没有获得全球领袖的地位。反而越到后期,苏联的政治经济模式,在受援国产生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苏联模式的神话终于破产。看来,金钱买不到真朋友,关键还在于志同道合。阅读原文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与恶魔为伍——罗马教廷、德国天主教徒与希特勒 | 青年维也纳青年维也纳不喜欢不看的原因确定

  • 内容质量低
  • 不看此公众号

犹太人的崛起:借英国人之手组建军队,通过大规模移民为独立奠定基础!历史心发现不喜欢不看的原因确定

  • 内容质量低
  • 不看此公众号

谁更想搞垮苏联?是干部!无欲则刚人不喜欢不看的原因确定

  • 内容质量低
  • 不看此公众号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